村级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,也是打通监督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举措。近年来,武宣县积极探索村级巡察新模式,坚持巡“根”察“源”,深挖问题症结,强化整改落实,切实筑牢村级监督“防火墙”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规范化、透明化水平。
创新方式,提升巡察监督质效
近年来,武宣县综合运用“乡村一体巡”“直接巡村”“提级巡”“巡察回头看”等方式,推动村级巡察走深走实。2023年以来,累计直接巡村10个、乡村一体巡115个,提级巡27个、巡察回头看7个,实现对村巡察全覆盖。各巡察组根据村庄实际,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和个性化谈话提纲,通过设置意见箱、听取汇报、入户走访、现场核查等方法,真正巡到“根”上、察在“源”头,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。据统计,自开展对村巡察以来,武宣县通过巡察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4件,化解矛盾纠纷16起,移交有价值问题线索20件,推动查处有影响案件9件,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,基层治理更加阳光高效。
精准发力,直击村级监督“痛点”
村级组织直接面向群众,政策落实、资金使用、干部作风等问题极易成为焦点。巡察组进驻后,重点关注惠民资金补贴发放、农村“三资”管理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和问题。2023年9月,在三里镇某村,巡察组根据群众反映,发现部分老人过世后仍在领取高龄补贴。经对全镇惠民补贴发放情况抽查、比对和分析,共查出违规发放已死亡人员惠民补贴18人。巡察组将问题,进行通报后,相关资金全部追回,镇纪委对3名责任人员开展提醒谈话。2025年4月,巡察组在桐岭镇某村发现集体资金管理混乱,部分项目支出与村情不符。经深入查账和走访,发现村委副主任黄某某利用职务虚开发票套取资金3万余元。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后,黄某某已被立案查处。
标本兼治,建立长效监督机制
巡察不仅要发现问题,更要推动整改、堵塞漏洞。为巩固村级监督“防火墙”,武宣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督促,确保整改落实到位。一方面,强化教育培训,提升村级干部法律意识、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,从思想源头预防腐败问题。2023年以来,全县共举办村“两委”干部培训班17期,各乡镇组织村干部开展培训58期。另一方面,完善村级监督制度,建立健全村务公开、民主决策、财务审计等机制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例如,桐岭镇针对巡察发现的惠农资金发放不规范问题,在全镇开展专项治理,完善审批流程,加强警示教育,引导村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
巡“根”察“源”,察的是问题,护的是民心;筑牢村级监督“防火墙”,是维护群众利益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。只有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,深挖问题根源,强化监督执纪,才能推动村级党组织清正廉洁,确保党的政策在“神经末梢”落地生根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(武宣县委第二巡察组)